東園改造方案敲定 曾十易其稿 建成後將形成歷史遺跡軸線
  文/廣州日報記者杜娟 通訊員穗規宣
  醞釀多時的東園改造方案在前日的規委會上獲得通過,這裡有廣州兩大重要的革命歷史遺跡——國家級文保單位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省級文保單位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如何將這些遺跡協調?如何恢復東園的嶺南園林舊貌?規劃方案幾年來十易其稿終於敲定。
  最新規劃顯示,越秀南汽車客運站和周邊居民樓將搬遷,未來汽車站地塊將成為一個中心景觀水面,周邊有亭台樓閣的嶺南園林;地塊西側將新建一個兩層高的展覽館。整個項目建成後,從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就能看到全總舊址,形成歷史遺跡軸線。
  規劃
  搬走越秀南客運站
  新建中心湖和展覽館
  涉及範圍:
  本次規劃的東園地塊項目位於東濠涌高架西側,西至湛塘路,東至越秀南路、挹翠路,南至國利大廈,北至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北側規劃路。從南往北,分別有東園門樓、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東園、團一大廣場和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
  涉及面積:
  涉及現狀的用地總面積約1.47公頃,現狀總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包含住宅和公建。現狀建築均為4層及以下建築,其中住宅1萬平方米,商業及辦公面積約1萬平方米。
  拆遷面積:
  為改造新的東園廣場,涉及拆遷建築面積19958平方米,包括越秀南汽車客運站和周邊的住宅,其中住宅占比最重,達10074平方米,辦公9824平方米,商業60平方米。
  據悉,東園地塊改造醞釀多年,已經十易其稿。今年2月28日,東園地塊改造方案提交規委會審議,審議期間對該方案提出較多修改意見。要求將北部的全國總工會作為革命館的組成部分納入規劃範圍,圍繞全總舊址、東園六樓、省港大罷工舊址等3個重要歷史遺存進行統籌設計,通過視線分析確保進入東園即可看到3個遺存。此外,還要求參考歷史影像資料,部分恢復東園的歷史風貌和建築,並且要求進一步加強地下空間利用。
  此次提交的深化設計方案,將全總舊址納入規劃範圍,由東西和南北兩條軸線統籌3個重要歷史遺存。東西軸線佈置東園主入口和展覽館建築群,南北軸線佈置全總舊址、團一大雕塑、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和東園門樓。並且,在兩軸線交點,佈置開闊的景觀水面。
  在中心湖南四周,以綠地景觀為主,利用廊道、亭榭等景觀小品,創造宜人的嶺南園林空間,協調全總舊址和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在項目西側建成展覽館建築群,新建建築採用小體量的群體組合方式,高度不高於文物建築,均為2層樓高。
  現場走訪
  兩大革命歷史遺跡淹沒於民居中
  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位於東堤挹翠路與東園路交界處,原是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的花園別墅,名“東園”。昨日記者來到這裡發現,這棟兩層高的紅色洋樓頗有氣派,保存得也很好:院子里有參天古樹,還有一個小小的荷花池,頗為幽靜。但門窗卻緊閉,別墅四周停滿了車輛,門口還有人專門收錢,儼然成了一個停車場。停車場看門人告訴記者:“這需要預約才能參觀。”
  全國總工會舊址則在越秀南汽車客運站隔壁,距離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走路也只需要5分鐘左右,但因為隔著一個汽車站和居民樓,兩個重量級的文保單位“無法相見”。
  全總舊址同樣保存得很好,並且免費對外開放,有看門人和負責打掃衛生的。雖然裡邊有一些圖片展,但參觀人也很少,記者在裡邊轉了20分鐘,沒有看到一個游人。
  項目細節
  地下開挖三層,總面積20600平方米,有213個停車位。
  東園橫路將由規劃26米收窄為15米,周末及節假日步行化
  廣場東側將增加兩個地鐵站入口
  為協調文物建築,東園地塊規劃的新建地面建築體量較小,部分展覽以及商業空間均安排在地下。地下開挖三層,一層為展覽和商業用途,展覽面積3600平方米,商業面積4400平方米。地下二層以商業為主,面積4500平方米,還安排有設備1700平方米。地下三層將建成6400平方米停車場,設213個停車位。最終,形成總面積20600平方米的地下空間。
  用地及指標修改,從行政辦公用地、居住用地、軍事用地、道路用地,修改為文化設施用地,建築面積減少13519平方米,廣場及公共綠地增加11038平方米。
  東園地塊被東園橫路分為南北兩塊,東園橫路將由規劃26米收窄為15米,保持現狀線形不變,與廣場一體化設計。改造完成後,東園橫路將實行周末及節假日步行化,工作日西往東單行管理,增設大巴停車位、地下停車位及地鐵站出入口。
  而且東沙里回遷地塊開發建設時將同步建成連通六號線團一大廣場的地下通道和出入口,增加項目地塊與軌道站點之間的直接聯繫通道。此外,在東園橫路南側將增加兩處公共綠地,廣場東側將增加兩個地鐵站入口。
  焦點討論
  新建展覽館
  是否要仿古?
  專家們不同意
  規劃中提出,新建展覽建築群將協調文物建築,或將建成仿古外形。有專家認為,紀念館的體量和位置設計合理,但不認同建築風格上與原來文物一致。該專家表示,“新建紀念館會與文物建築混淆,應該有區別。設計手法上可以有協調,用現代手法設計更好,不要與文物建築搞亂,看展覽館是看裡面的展品。”
  對此,文物專家鄧炳權也建議,“附屬建築、配套建築不要搞太多花樣,影響原來主要的文物建築。體量不要過大,新建展館不要完全照搬原有文物建築的樣子,要有可識別性,不要以假亂真。”
  最終敲定為,新建建築群將複製省港罷工委員會舊址的元素,形成民國建築的風格,但可以在材料上進行區分,讓建築元素一看就知道是新的。
  團一大雕塑
  從東側移北邊?
  不能改了又改
  規劃中提出,剛豎立不久的團一大雕塑,將面臨從地塊東側,挪至地塊北側。對此,鄧炳權提出異議,“原來計劃做地下商場或停車場後,還應該恢復到這裡,不要隨便改了又改,老百姓很煩,一些建築老是改和拆。”鄧炳權認為,設計兩條軸線分明,雕塑目前的位置剛好可以區分出團一大廣場和園林兩部分。
  對此,規委會委員施紅平也認為新規劃中的位置有待商榷,“現在的雕塑工藝及設計上,都沒有城市特點,希望重新再做。規劃從東邊移到這個位置,還是起到原來兩層樓的作用,還是強調中軸對稱,還應該有其他選擇,不刻意追求中軸佈局。”最終的方案決定,雕塑既不重新設計也不會變動位置。
  水池要不要縮小?
  尊重歷史應擴大
  另一討論的焦點聚集在中央水池的大小上,有專家認為水池應該為廣場活動讓路,增加市民逗留的面積,不應設計過大。不過,鄧炳權認為應當擴大而不是縮小,“水面已經比歷史水面小很多,從保存歷史記憶,部分恢復歷史風貌來說,相應擴大還有好處。”  (原標題:越秀南汽車站要搬 將建展覽館中心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d51odzcm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